中国公共招聘网

就业服务

宁波海曙:多元融合促进残障青年充分就业

文章来源:央广网 时间:2025-04-03

央广网宁波4月3日消息(记者 陈金莲)4月2日一大早,宁波市达敏学校的婷婷和几位同学就在“敏慧天使坊”忙得不亦乐乎:他们有的做点心,有的做咖啡,还有的端着咖啡和点心邀请客人们品尝。

看着客人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他们非常开心。婷婷尤其开心,因为她之前一直想当咖啡师的愿望,伴随着“敏慧天使坊”的揭牌终于实现了!


“敏慧天使坊”揭牌(央广网发 贺晓霞供图)

原来,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校长陆雪萍得知婷婷想成为一名咖啡师。对于普通人而言,当一名合格的咖啡师尚且不容易,对于“星星的孩子”那就更难了。“除了掌握基础技能,他们还会面对社交障碍、随机应变等更多的挑战。”陆雪萍说。

记者了解到,达敏学校一共设有2个职高班,一共25名学生,主要是智障及孤独症,平时他们的教学内容以学习社会就业技能为主,因此安排有烹饪课、洗车课、西点课、咖啡课等。

理论有了,技能也有了,却缺少一个通往社会的平台。在海曙区教育局、海曙区残联的支持下,在海曙区灿益公益服务中心技术帮助下,“敏慧天使坊”咖啡馆诞生了,作为宁波市达敏学校特殊学生实训就业基地,该工坊旨在培养特殊学生的实践与就业能力,通过咖啡、西点、文创等产品制作和销售,助力特殊人群共享美好生活。


达敏学校的学子们在“敏慧天使坊”制作点心(央广网记者 陈金莲 摄)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残疾人融入社会的最佳方式还是就业。近年来,从政府到社会、从家庭到学校,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残疾人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


达敏学校的学子们在“敏慧天使坊”制作咖啡(央广网记者 陈金莲 摄)

当天揭牌的“敏慧天使坊”同样也获得了三生集团、荃盛集团、星巴克等企业的支持,实现了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


在“敏慧天使坊”工作的孩子们合影(央广网发 贺晓霞供图)

“通过多元主体参与、多领域协作、多渠道推广,海曙区构建了残障青年就业创业的良性生态圈,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营造了广泛支持、友好共富的社会环境。”海曙区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今年以来,海曙区残联坚持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坚持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特别是把16至35周岁残障青年群体作为就业援助的重中之重,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确保残障青年就业水平总体平稳,目前海曙区残障青年的就业率继续领跑全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