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招聘网

技能扶贫

贵州铜仁:万山探索“AI扶贫”的公益新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就业网 时间:2020-07-06

今年5月,铜仁万山旺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旺家科技)迎来了一周年的创业检验,与传统行业相比,公司的业绩并未因疫情有太大影响,而对于这个95后的年轻创业者白松来说,管理成为他下一阶段要加强的课程。

白松是旺家科技的副总经理,去年5月搭乘支付宝公益基金会、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在全国启动的“AI豆计划”实现创业。“这个计划全国首个试点落户在万山区迁旺家社区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就是要通过人工智能产业释放出的大量就业机会,探索“AI扶贫”的公益新模式。白松说,通过提供免费职业培训,让贫困群众尤其是女性成为人工智能培育师,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

人工智能培育师简单地说,就是人工智能“理解”人类世界,也需要像幼儿一般经历完整的学习和认知过程,而机器“消化”海量图片信息,需要“老师”分类、标记,手把手进行培育、训练。通过培训上岗的人工智能培育师,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最基础的工作,主要帮助机器识别各种图片信息。

家住遵义的徐飞是铜仁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从4月开始,他就进入旺家科技实习。打开电脑,对一张张实景图片进行数据标注是徐飞要做的工作,而图片的复杂程度与数量决定着徐飞的收入,“我现在还在做一些简单的,第一个月拿到4000多块钱,还算不错。”徐飞说。

相比刚入行一个月的徐飞,一些入职时间稍长的同龄人每月收入在5000-8000元。

“人工智能需要细化的地方太多,阿里后台项目现在是不缺订单的。”白松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员工从3月份的30人迅速增加至100多人,80%是90后的年轻人。

39岁的搬迁户陈晓燕是白松口中剩下的20%人之一,常年外出打工的她今年受疫情影响未能外出,在社区干部帮助下她在2月20日参与了旺家科技的第一场复工复产专场培训。“第一天的培训电脑开关都找不到,当时就想放弃了。”陈晓燕说,当天晚上,在社区负责人何英上门劝说后陈晓燕才又下定决心试一试。

“没有收入,家里还有小孩,还是要去试试。”一个月培训结束后,陈晓燕正式上岗,第一个月拿到3000多元。现在,每到下班时间,陈晓燕总会主动多加班,想要努力赶上其他员工的节奏。

与传统扶贫项目相比,“AI豆计划”有很多亮点。首先,项目采取“技能培训、产业孵化、订单扶持”的可持续模式,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每年将向试点基地输送近1000万元产值标注订单。

作为“AI扶贫”模式的新探索,面对没有上下游产业链,出现断链的隐患,解决好员工和技能培训就解决了旺家科技的发展难题。为此,旺家花园社区一边发布就业信息,一边挨家上门走访,针对搬迁群众合适的岗位进行详细讲解。同时,为减轻企业压力,万山区就业局还给参加培训的群众每天50元的补助。

“现在基本恢复常态,甚至更好。”白松说,提高技术水平适应越来越复杂的“AI标注”是他的团队急需学习的,也是稳住今年预期目标的主要保障。


分享到: